人才培养

中国科学院汪海林研究员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5日 09:00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724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汪海林研究员受邀来到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于2222会议室作《核酸表观遗传修饰分析》主题学术报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理学全体师生参加学术报告。

  34A96

汪海林研究员从生命的遗传信息谈起,引出高等生物的N6-甲基腺嘌呤这一表观遗传领域的原创性突破发现。随后,汪海林研究员提到其团队发现维生素C具有增强DNA去甲基化激活基因表达的新功能这一关键性突破,进而在环境健康风险防控中发挥作用。最后,汪海林研究员介绍了其团队在环境分析科学方面的技术和仪器装置同时描述了当前在环境污染和环境健康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与治理策略提供了重要指导。

26316

在提问环节,汪海林研究员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学院师生提出的问题,就如何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详实的解答。本次报告拓展眼界、发散思维,汪海林研究员缜密严谨的学术思维和实践精神对我院师生学术科研工作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汪海林,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核酸修饰与分子毒理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卢嘉锡国际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杰青(优秀),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从事环境毒理、DNA损伤与核酸修饰以及分子毒理方面等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60 篇,他引13100次,包括CellNatureScienceCell ResPNASJ AmChem SocCell DiscovNature CommunNucleic Acids Res等。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等。(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通讯员:相红艳 程珂;复审:夏艳玲;终审:王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