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我院师生在城乡规划学领域中科院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表日期:2025年07月25日 09:15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2023级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张溢格作为第一作者在城市规划学领域著名期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中科院一区TOPJCR一区,IF=12)上发表题为“Spatially heterogeneous impacts of urban vitality on carbon emissions: A multi-source data-driven mechanistic analysis”的学术论文。我院王肖惠副教授为通讯作者,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为合作单位。

559FF

研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化加速的双重挑战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通过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优化实现降碳-增活力协同目标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重要议题。城市活力通过吸引资本、人才和创新要素推动经济增长,但高活力往往伴随高强度能源消耗与交通需求,导致碳排放压力攀升。这一矛盾突显出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尽管学界已关注城市形态对活力的塑造作用,以及城市形态对碳排放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直接探讨城市活力与城市碳排放相关关系,系统解析活力与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机制并探究空间异质性。

10DE2

城市活力六边形指标框架


有别于传统城市活力在局部空间上,偏静态测度识别、多物质环境影响分析的视角,本研究根植于城市活力内涵,面向人本时空需求测度内容统筹考虑活动空间信息对活力表征的立体支撑,试图将人文尺度的城市形态特征与城市尺度特征相结合。创新性提出城市活力六边形概念。从理论上揭示了城市活力与碳排放的空间耦合规律,通过可精准识别高碳排放-低活力的问题区域,有助于实现精准的城市设计,制定差异化的低碳发展策略。这为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空间规划视角,也为全球快速城镇化中同类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通讯员:程珂,复审:曾琳,终审:王龙升)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s.2025.106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