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同济大学卢银教授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发表日期:2025年04月29日 20:27 文章编辑: 浏览次数:


4月29日,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同济大学卢银教授受邀到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作《解读国际大陆钻探和国际大洋钻探岩心记录的事件沉积》学术报告,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师生参加学术报告。

卢银教授从均变论到灾变论的历史谈起,引出国际大洋与国际大陆钻探计划,介绍来了事件沉积与地震历史的关系,进而从事件层特征及其意义、深度-年代模型、死海断裂带软沉积变形与湖岸剖面变形构造等方面讲述了死海ICDP岩心事件沉积和22万年大地震历史的关联,随后,卢银教授利用案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事件沉积与地震历史、气候调控、年代调控以及海山滑坡历史的联系,提出利用震积岩定量获取古地震烈度/震级的方法、揭示了气候可通过影响水体密度调控事件沉积、强调事件沉积对优化深度-年代模型至关重要、明确了岩心钙质浊流沉积可揭示南海百万年海山滑坡历史等结论。

在提问环节,卢银教授耐心回答了学院师生提出的问题,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勘测选址、怎样换算事件层以及提出排除干扰性小地震可通过观测烈度等方法,强调了研究古地震过程中探究沉积过程和地质背景的重要性。本次报告发散思维、拓宽视野,内容学术性强、环环相扣,对于在场师生科研工作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卢银教授,同济大学教授/博导。2010-2015年在中科院青藏所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导师:方小敏院士)。曾在特拉维夫大学、海德堡大学从事研究。2023年加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借助南海IODP岩心、死海ICDP岩心开展“事件”沉积研究。主持奥地利和中国基金委资助课题多项,在Science Advances、EPSL、GRL等期刊发表一作/通讯论文15篇。任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委会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编委、“沉积之声”论坛共同主编。获EGU“沉积学”领域“青年科学家奖”(2022)、入选国家优青(海外)项目(202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通讯员:郝芳镭 程珂  审核:王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