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环境工程专业从理论启蒙到产业实践的衔接通道,帮助新生直观理解学科在国计民生中的核心价值,9月24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2025级环境工程专业70名新生,在夏传海、刘莺、刘苏静、马宣宣四位专业教师带领下,赴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产业园开展认知实习,沉浸式感受膜法水处理技术的产业魅力。

作为国内膜法水处理领域的高新技术标杆企业,烟台金正环保以特种膜材料研发、膜组件制造及污废水资源化服务为核心,其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回用、市政污水净化等关键场景,为本次实习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实际落地的全链条观摩样本。
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新生们沿着“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实际应用”的动线深度参观。平板膜组件全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完成膜片裁切、封装的连贯作业,让“膜材料如何成型”的专业疑问有了具象答案;水处理设备装配车间内,模块化组装流程清晰呈现“污水变清水”的技术落地路径,新生们不时俯身记录设备参数,与同伴交流部件功能细节;膜材料展示区里,不同孔径的膜产品与“原水-中间水-清水”的实物对比陈列,将抽象的“过滤原理”转化为可触摸的视觉体验;大数据中心的实时监控屏上,各地项目的水质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动态刷新,更让新生们直观触摸到“智慧环保”的前沿发展趋势。

互动交流环节,新生们围绕专业关切踊跃提问,问题聚焦“膜材料使用后的回收循环方案”“不同工业废水的膜处理技术差异”“环境工程毕业生在企业的岗位发展路径”等核心方向。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南水北调配套水处理项目、工业园区废水回用等实际案例逐一拆解解答,尤其强调“膜技术的突破能直接破解缺水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难题,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前提”,这番兼具专业性与现实意义的分享,让新生们对专业的现实价值与发展潜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实习结束后,新生们反馈热烈,专业认知实现从“书本”到“现场”的跨越。李同学感慨道:“以前总觉得环境工程的知识离生活很远,今天亲眼见证污水通过膜技术一步步蜕变为可利用清水,突然真切感受到我们未来的工作能实实在在改善环境、解决民生问题!”话语间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带队教师夏传海表示,本次认知实习是学院“产业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起点。后续学院将持续联动行业优质企业搭建实践平台,推动新生更早接触行业前沿动态,为其制定学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供精准指引。
在今后几天的实习中,学院还将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环境工程核心方向,陆续开展系列认知实习活动,助力新生系统性构建全面、立体的专业认知体系,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实践基础。(通讯员:刘莺 复审:曾琳 终审:王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