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校园环境、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科研信念,9月8日至12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学风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考博深造引导等多个维度,全方位为新生开启研究生阶段学术与人生新征程保驾护航。
9月8日下午,学院2025级研究生各班级在班主任杨琳琳、程珂、凌云霄、周迪等老师的统筹组织下,分别召开首次班会。班会现场氛围热烈,新生们通过自我介绍、互动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并以民主推选的方式初步确定班级负责人,为后续班级自主管理与服务工作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9月9日上午,学院2025级研究生入学教育大会正式举行。秦伟山、仲少云、杨琳琳、程珂、凌云霄等教师代表出席会议并先后发言。会上,老师们围绕研究生培养政策解读、学术道德规范宣讲、校园生活指南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讲解,既为新生厘清学业规划方向,也强调严守学术底线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树立远大理想,以严谨态度开启科研之路。
大会后,学院持续为新生搭建学术视野拓展平台,于9月10日至12日连续举办三场高水平学术讲座,营造浓厚科研氛围。9月10日,李国庆副教授以“学科前沿与科研方法”为主题作专题报告,重点介绍光伏与风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太阳能板温度研究相关课题及科研成果交流经验,引导新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科研问题,激发科研探索热情。

9月11日,郭晓红副教授以“探索·成长·热爱——研究生生涯的无限可能”为主题,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艰辛,提醒同学们要做好前期准备,并鼓励大家勇于探索、把握无限可能,在科研中丰富人生体验。

9月12日,吴孟泉教授聚焦“遥感智能解译研究”开展学术分享,结合自身在沿海浒苔监测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浒苔暴发的生态环境背景与影响,同步介绍遥感技术在浒苔监测与治理中的最新进展,鼓励新生关注海洋环境议题,积极投身相关科研实践。

此次系列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增强了2025级研究生新生对学院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为其明晰研究生生涯发展方向、注入成长动力。新生们纷纷表示,将珍惜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机会,严格恪守学术规范,主动勇攀科研高峰,努力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未来,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将持续优化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夯实育人基础,为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提供更坚实的保障与支持。(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通讯员:王杨佳颐 杨琳琳 初审:杨春娟 复审:王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