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将于2025年7月28日至8月11日在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围绕黄河“几字湾”地区进行,线路总行程约3500公里,关注“黄土、黄河、黄沙”;以跨校协同、技术赋能、科研引领、思政融合”为特色,着重聚焦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

图·实习总路线
本次实习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联合承办;共有51所高校的177名师生全程参加,以及数十位野外实践指导专家参与指导。
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选派吕文哲老师,杨柳、李其朔同学参与本次联合野外实习。

图·我院师生合影
7月29日上午8:30,本次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开幕式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田家炳会堂举行。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张亚泽主持。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龙升教授受邀参加开幕式。
首先,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教授致欢迎辞;董治宝教授介绍了本次实习的概况和路线安排,并表示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各院校间的沟通与联系、携手探索新时代地理教育改革路径。

图·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治宝教授致欢迎辞
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指委副主任鹿化煜教授发表讲话,他强调地理科学是一门博大精深、注重野外实践的科学,实习是关键环节;并充分肯定了承办高校的充分准备工作。鹿化煜教授指出,黄河“几字湾”地区兼具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和综合性;本次实习不仅关注自然地理,还涉及人类起源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最后,鹿化煜教授就实习路线进行了讲解,并着重强调了安全问题。

图·教育部地理科学类教指委副主任鹿化煜教授讲话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长安教授作为承办单位代表讲话。长安教授简要介绍了路线安排的注意事项,并表示将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图·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长安教授讲话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焦磊副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实习的总体安排,包括路线概况介绍、选取原则等方面。

图·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焦磊副教授讲话
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负责人郑祥民教授发表讲话。首先,郑祥民教授对本次实习的承办单位表示感谢;随后,郑祥民教授强调了本次实习的重要性以及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郑祥明教授要求参与实习的学生应遵守纪律、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并表达对同学们成才的期望。

图·全国大学生地理学野外联合实践教学高校联盟负责人郑祥民教授讲话
南京大学鹿化煜教授作了题为“黄土堆积、黄土高原与环境变迁”的报告,鹿化煜教授从黄土的分布与成因、古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教授作了题为“黄河几子湾沙漠与沙地”的报告。西北大学宋进喜教授作了题为“黄河流域水-生-人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深入阐述了黄河流域的文化、生态与经济的战略地位等。





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是中国地理学科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教学活动,旨在通过跨校协作、区域联动的方式,整合优质资源,培养学生野外实践能力和综合地理思维。自2009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5次跨区域联合野外实习,构建了覆盖全国7大地理分区的常态化实践平台,重塑了地理实践教育形态,更培育了新一代地理人“脚沾泥土,眼观山河”的专业品格。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通讯员:王静瑶 李其朔 复审:杨春娟 终审:夏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