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鲁东大学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走在前、开新局、立标杆”为导向,统筹谋划工作思路,全面激发人才培养内生力、科技创新源动力,着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高水平地理学科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举旗定向,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围绕学校发展大局,紧扣学科专业特点,优化整合师资、科研、学科、专业、平台等优势资源,健全完善“专班制、双认领、双服务、双培养”等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持续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党建思政工作引航作用,大力实施“对标争先”计划、“双创”工程和“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党建项目,通过实施“铸魂、头雁、服务”行动,统筹推进学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落实落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带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博士点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
紧紧抓住“专业+学科建设”这一引领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聚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两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加大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与转化力度,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加稳定、特色优势更加突出。更加紧密对接“海洋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等国家战略,产出并转化若干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方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为相关企事业单位输送一批高水平毕业生,建成具有鲜明滨海特色的地理学高水平学科,力争达到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标准。
坚持以教学改革创新为抓手,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
持续加强学风建设,推进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双导师制”“双班主任制”,积极协调高层次科研团队融入本科教学,推动形成学院人人参与教学、人人热爱教学、人人成为教学大师的良好局面。鼓励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探索“本科+硕士”一贯制培养模式。深挖潜力,提前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坚持以有组织科研带动团队建设,提升学院科研水平
强化有组织科研,通过构建领导班子头雁领航、骨干教师“传帮带”、高层次人才“引-育-用”机制,建设研究团队,配备学术导师,加强海外学术交流,鼓励全院教师积极组建和加入科研团队,实现“人人有团队、人人进团队”的科研创新局面。着力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力争实现国家或省优青、杰青、高校青创团队、泰山青年等青年人才的全面丰收,让一批青年学者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坚持以国内外开放办学为驱动,拓展学院办学空间
积极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鼓励学院教师组建社会服务团队,开展深度合作交流,搭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争创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积极实施教学科研国际化计划,加强与海外高校的专业交流,积极申请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提升专业建设国际化水平。推进课程改革,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英语授课课程比例,培育英语授课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国际化计划,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各类访学渠道,参加各种形式的海外访学或实习项目,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撰稿:秦伟山 曾琳 杨春娟 审核:许国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