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讲课程 土地评价与规划、土地评价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管理学、自然资源学、城乡规划上机实验、土地利用规划实验、房地产估价等。 二、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土地整理研究、土地评价与规划、自然资源评价等。 三、 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 1. 第一责任人承担项目: [1] 2016-201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山东省土地类型转变的碳排放研究 [2] 2015-2018鲁东大学人才引进基金项目LUCC驱动的烟台市碳排放研究 [3] 2012-2013年主持第二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社会调查资助专项莱州市三山岛镇、柞村镇和沙河镇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调查研究。 [4] 2010-2011年主持完成两个市级土地整理项目:招远市阜山镇土地整理规划项目,蓬莱市小门家镇土地整理项目。 [5] 2007-2008鲁东大学《土地利用规划》网络课程建设项目 [6] 2007-2008鲁东大学《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网络课程建设项目 2. 参加项目: [1] 参加过教育部重点项目(01158),西北黄土高原城郊水土资源动态过程与生态安全机制研究,教育部重大项目(2000ZDXM770013)子课题,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结构演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基金项目(995014),GIS支持下区域植被生态价值经济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003),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定量分析, [2] 2005年—2008年共参与5项鲁东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分别是:山东半岛中北部沿海城镇群发展格局研究、城市“社区养老体制”建立与保障的研究—基于对烟台市区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与养老状况的调查、胶东半岛温泉旅游市场定位和温泉文化建设、基于RS和GIS胶东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烟台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3] 2009年参与完成山东省财政厅“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课题。 [4] 参与完成国家青年基金项目(40801016):胶东半岛土地利用变化对近岸海域陆源非点源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第四负责人,2008-2011。 [5] 2010-2012年参与山东省自然基金——土地利用视角下的山东半岛城镇化空间格局、过程及调控研究.王富喜; [6] 2012-2014参与国家基金项目基于遥感和耦合模型的区域LULUCF动态监测与碳增汇响应研究(41071278) [7] 2013 -2015参与国家基金项目基于遥感和EGO 模型的LUCC 动态模拟与碳汇预期效益估算(41171334) 四、 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专著) [1] (著作参编)王庆, 郭永盛, 何福红, 王秋贤, 田其云. 自然地理学原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2] (著作参编)王秋贤. 第四章 黄土高原墚峁丘陵区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任志远, 李晶, 王晓峰等. 城郊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动态. 北京: 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6. [3] (著作参与)王秋贤.黄土高原区土地利用的资料收集与专题研究//任志远,张艳芳.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 [4] 参编李世泰.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烟台市对接天津滨海新区.2009.07 经济科学出版社。 [5] 侯西勇,张安定,王传远,王秋贤,应兰兰.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 01期. [6] Dejuan Jiang , Kun Wang ,Zhi Li ,Qiuxian Wang.Variability of extrem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Circum-Bohai-Sea region during 1961–2008,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DOI 10.1007/s00704-010-0369-5. [7] Jiang Dejuan, Li Zhi, Wang Qiuxian. Trends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Circum-Bohai-Sea Regio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2, 22(1). (SCI) [8] 赵改、王秋贤.蓬莱市小门家镇土地整理区农业用地水资源分析与供水工程设计.山东国土资源,2011-08(通讯作者) [9] 王富喜,夏艳玲,李世泰,王秋贤.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10 [10] 李秀美,王秋贤等.烟台地区果园面积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北方园艺,2010-22.(通讯作者) [11] 刘洋,吕建树,颜秉军,王秋贤,吴泉源.烟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 2009. [12] 李志,刘文兆,王秋贤.黄土塬区不同地形部位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8,(06). [13] 王秋贤,刘洋,李鹏伟.烟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8-11-14. [14] 莫宏伟,任志远,王秋贤.风沙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图谱——以陕北榆阳区为例.地理科学, 2008年06期. [15] 李小玲,王秋贤. 教师反思之归因策略.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6] 王秋贤,李丹,王春芝,李鹏伟.烟台市耕地供需平衡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2008年全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91-596. [17] 王秋贤, 李鹏伟, 郝雪莲. 招远市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12. [18] 杜国云, 王庆, 王秋贤等. 莱州湾东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海洋科学, 2007, 31(3): 66-71. [19] 李鹏伟.王秋贤. 浅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 科技信息, 2007( 27): 243. [20] 刘持君, 王秋贤. 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 科技信息, 2006 ( 9):212-213. [21] 王秋贤, 任志远, 孙根年. 莱州湾东南沿岸地区海水入侵灾害研究. 海洋环境科学, 2002,(3): 10-13. [22] 王秋贤, 孙根年, 任志远. 渭北高原植被保土价值计量研究. 资源科学, 2002(5): 58-63. [23] 李晶, 任志远, 孙根年, 王秋贤等. 植被对盛夏西安温度/湿度的调节作用及其生态价值实验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16 (2):102-106. [24] 王秋贤,徐华敏.我国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存在问题.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7,12. [25] 王秋贤. GIS支持下延安市城郊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优秀硕博士论文, 2003.——硕士毕业论文 [26] Qiuxian Wang, Zhiqiang Gao, Jicai Ning, Qing-shui Lu etal. The study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in 2000-2010.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X 丛书: Proceedings of SPIE 卷: 8869 文献号: 886911-1出版年: 2013(EI 收录) [27] Qiuxian Wang, Zhiqiang Gao, Jicai Ning, Qing-shui Lu etal. The research on the fairness of carbon emissions for China’s energy based on GIS.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X 丛书: Proceedings of SPIE 卷: 8869 文献号: 886910-1出版年: 2013(EI 收录) [28] 王秋贤,高志强,芦清水,宁吉才. 中国海岸带陆地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第一届海峡两岸海岸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 2013年8月29-30日. [29] 高志强,芦清水,宁吉才,王秋贤. 数字地球与数字化海岸带研究综述. 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海岸科学》2014.6 [30] Zhiqiang Gao, Qiuxian Wang , Xiaoming Cao and Wei Gao. The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EWT) and Assessment of Drought Monitoring along a Coastle Region using Remote Sensing. GI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卷: 51 期: 1 页: 1-16 出版年: JAN 2 2014 (( SC I 地学类4区 , 1.48)) GIScience & Remote Sensing, 2014 [31] 王秋贤,高志强,宁吉才.基于公平的中国省域碳排放差异模型构建探讨—以中国2010年碳排为例. 资源科学 2014年第36卷第五期. [32] Qiuxian Wang, Zhiqiang Gao,Jicai Ning Model-based Assessment of the Pattern Differences and the Equity of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during 2000-2010.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SC I 2区 , 3.59 ).PII: S0959-6526(14)00889-0,DOI: 10.1016/j.jclepro.2014.08.066 Reference: JCLP 4644 [33] Ning Xu, Guanglu Zhang, Zhiqiang Gao, Qiuxian Wang.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Risk in Taihang Mountain, Hebei Province.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前沿, 2013, 3, 353-360 http://dx.doi.org/10.12677/ag.2013.36047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g.html) [34] Qiuxian Wang , Zhiqiang Gao ; Jicai Ning ; Ye Wang ; Wei Gao; Analysis on the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crop land in Yantai City of China in 2020. Proc. SPIE 9221,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XI, 922114 (October 8, 2014); doi:10.1117/12.2062823. [35] Qingshui Lu, Zhiqiang Gao, Jicai Ning, Xiaoli Bi, Qiuxian Wang.Impact of progressive urbanization and changing cropping systems on soil erosion and net primary production.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Ecological Engineering, Volume 75, February 2015, Pages 187-194 [36] 王秋贤,王登杰,颜晓妹,苏秋红. 基于脱钩理论的烟台市碳排放效应分析.水土保持通报。2015.第二期 [37] 王秋贤,王富喜. 烟台市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比较研究。水土保持通报。2016.第二期 五、获奖情况: [1] 王秋贤,任志远. 莱州湾东南岸海水入侵与控制对策. 陕西省地理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1. [2] 项目“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价值及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研究”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2005年6月.王秋贤第九完成人. [3] 项目“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价值及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厅授予的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6年.05-2-036- R9. [4] 王秋贤,李鹏伟,王帅. 烟台市土地人口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烟台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二等奖. 烟台市科学协会, 2007年. [5] 王秋贤,李鹏伟.烟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烟台市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烟台市科学协会, 2008年12月. [6] 王秋贤,高志强,宁吉才.基于公平的中国省域碳排放差异模型构建探讨—以中国2010年碳排为例. 烟台市第十五届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一等奖.烟台市科学协会, 2015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