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授
队伍概述
人才称号
教学科研
人才招聘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教辅人员

潘英华教授

               
潘英华教授
点击上面的图片查看大图

姓名

潘英华

性别

出生

年月

19738

籍贯

黑龙江讷河

学位

博士

专业

土壤学

职称

教授

职务

电子邮箱

panyinghua@ldu.edu.cn

学习工作经历

19929月至19967月,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土保持专业,学士学位;

19969月至19997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7月至20047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09月至20047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48月至今,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教学、科研情况

一、主讲课程

《地理学数学方法》、《土地评价与规划》、《水土保持原理与技术》

二、研究领域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土壤物理与土壤水动力学

三、承担的主要教学科研项目

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13DM010,间隔覆盖对坡地产汇流的调控机制及其过程模拟研究,2013/10-2016/10,9万元,在研,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801100,坡耕地间隔覆盖技术参数及其水分生态效应研究,2009/01-2011/12,20万元,已结题,主持

3、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10501-177,坡地间隔覆盖条件下土壤—植物水分动态研究,2007/01-2008/12,4万元,已结题,主持

4、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10501-220,间隔覆盖法面积比及其影响因素间定量关系研究,2009/01-2010/12,6万元,已结题,主持

5、  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STKF201011,间隔覆盖法技术参数及其水分调控效果与机理研究,2011/03-2012/12,3万元,已结题,主持

 

四、代表性成果(论文、专利、专著)

1、    潘英华,雷廷武,高佩玲. 基于物理化学调控方法的水分时空分布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11): 13-18.

2、    谭丽丽,潘英华,谷晓岩,夏艳玲,郝春红.间隔覆盖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状况的BP神经网络模拟.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04:696-701

3、    崔素芳,吴泉源,张振华,潘英华,郝春红,王世旭,乔建民. 间隔覆盖条件下塿土坡面产流状况模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1): 73-78

4、    谭妍青,谷晓岩,潘英华, . 间隔覆盖条件下玉米土壤水分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32(2): 61-64

5、    谭妍青,潘英华. 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3): 266-275

6、    陈曦,潘英华,郝春红,谭妍青. 盐溶液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6): 3327-3330

7、    郝春红,潘英华,何华,陈曦,崔素芳,王粉萍. 间隔覆盖法对塿土坡面土壤水分调控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6): 47-51

8、    郝春红,潘英华,陈曦,崔素芳. 坡度_雨强对塿土入渗特征的影响研究. 土壤通报, 2011, 42(5): 1040-1044

9、    崔素芳,吴泉源,潘英华,张振华,牛洪燕. 间隔覆盖法对塿土坡面土壤水分入渗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32(5): 87-90

10、崔素芳,潘英华,吴泉源,张振华,张保祥,郝春红,任尚岗. 间隔覆盖条件下塿土坡面侵蚀产沙模拟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5): 7-11

 

五、获得的奖励

1.潘英华5/9)新型滴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3

(张振华, 杨润亚, 刘贤赵, 蔡焕杰, 潘英华, 张亮, 赵伟霞, 何福红, 马东辉)

(雷廷武, 毛丽丽, 潘英华, 刘汗, 赵军, 赵世伟, 黄兴法, 张雅楠, 杨永辉)

2.潘英华8/10)细沟土壤侵蚀物理过程模型研究, 陕西省人民政府,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 2010

(雷廷武, 张晴雯, 闫丽娟, 赵军, 屈丽琴, 高佩玲, 唐泽军, 潘英华, 王辉, 刘纪根)

3.潘英华3/9, 土壤入渗性能测量方法与仪器研究,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 二等奖, 2010

 

学校及社会兼职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红旗中路186号
电话:0535-6681043
版权所有: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